第十四章・量子物理学的本体论

巴迪欧 所说的 "事件",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不正是从 "存在 "的平淡无奇中升起的 "表象 "或 "显现 "吗?那么,事件本身(巴迪欧意义上的真理事件 (Truth-Event) )不就是自为 (For-itself) 的自在 (In-itself) 显现吗?只要 "显现 "总是 "显现 "一个思想(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主体),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说,思想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 "事件"--正如巴迪欧喜欢说的,思想本身就是共产主义。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物质的宇宙中,思想是如何可能的,思想又是如何从物质中产生的?与思想一样,主体(自我)也是非物质的:它的本体、它的自我同一性不能还原为它的物质支撑。我恰恰不是我的身体:"自我 "只能在其本质存在的死亡背景下,在其"客观地"之为"客观地"的背景下产生。那么,同样,如何解释主体性从 "不完备 "的本体论中崛起,如何把这两个维度(主体性的深渊/虚空、现实的不完备性)放在一起思考呢?在这里,我们应该运用类似弱人类学原理的东西:实在界 (the Real) 应该如何构造,才能让 主体性 出现(以其自主的功效,而不仅仅是 "用户的幻觉")?

这使我们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主体性 的虚空是现实的 "普遍 "不完备性/虚空的一个特定领域("区域"),还是这种不完备性已经是 自在 (in itself) 主体性 的一种模式,以致 主体性 总是已经是 绝对者 (the Absolute) 的一部分,而现实甚至在没有 主体性 的情况下是不可思的(如在海德格尔那里,没有此在 (Da-Sein) 作为其位置也就没有存在 (Sein) )?正是在这一点上,雷·布拉西尔 (Ray Brassier) 批评我选择了第二个 "超越 "选项,因为我无法在没有主体性的情况下把存在的虚无视为虚无;然而,从我的立场来看,布拉西尔在这里是追随梅亚苏的,后者为他的超验维度的中止付出了致命的代价--退行 (regression) 尼古拉-哈特曼式的本体论"天真 "的本体论领域或层次的代价:物质现实、生活、思想。这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的举动。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