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缝合与纯粹差异

四十多年前,雅克-阿兰·米勒 (Jacques-Alain Miller) 和阿兰·巴迪欧 (Alain Badiou) 在《分析》(Cahiers pour l'Analyse)杂志上进行了一场简短的辩论,该杂志代表了 "法国理论 "中一切拒绝被纳入 "解构 "的东西。争论的焦点是"缝合"的概念:对于米勒的开创性文本《缝合(符号逻辑的要素)》,巴迪欧的回答是《标记与欠缺》。潜伏在背景中的是主体的地位,即主体/缺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整个 "结构主义 "领域的关键问题。它的立论姿态就是主张形式纯粹性的微分结构或自关系结构,剔除一切 "病态 "的想象成分。下面是拉康的经典的表述:

这是[象征]链的特定法则,它支配着那些对主体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精神分析的效果:如除权 (foreclosure) 、压抑 (repression) 、否定本身,并适当地强调,这些效果是如此忠实地遵循移置 (displacement) 的能指,以至于想象的因素,尽管它们具有惯性,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作为影子和映像出现。1

问题是:经过提纯后,这种结构还有主体吗?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即使是后结构主义的解构主义,也强调间隙、断裂、差异和延搁等等,把主体视为自我存在的形而上学的顶点,把它的自我同一性视为有待解构的东西(通过证明它的不可能性条件是如何成为它的可能性条件的,主体的同一性是如何总是已经被延搁的,它是如何不得不依赖于破坏它的过程的)。德里达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早期分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主体的自我在场和自我同一性,其最高的和基础的案例是 "听"(sentendre-parler)的经验("听 "或 "理解"--自我对话),总是已经被 "书写 "的过程所破坏。"书写 "代表着自我同一性的推迟,代表着活生生的精神内核中的 "死文字"。尽管 "解构 "无休止地坚持差距、断裂、推迟、缺乏、失败等等,但它将主体视为这种缺乏的能动者 (agent) 和混淆的结果。

那么,这场斗争的立场是什么呢?米勒的"缝合"之所以能引起令人惊叹的共鸣,其最终原因在于,通过将拉康的分散的陈述系统化(我们不要忘记,拉康只使用过一次这个术语,而且即便如此也是以口头形式使用的),米勒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属于非常 "抽象 "的、纯粹差别的结构概念的主体概念。巴迪欧与这个主体化的 (subjectivized) 结构概念激烈而严格地对立起来,坚持匿名的或主观结构:结构使实在 (the real) 的知识得以呈现;结构中不存在匮乏,所以主体的概念应该被严格限制在想象的误识 (misrecognition) 层面上;它是我们虚幻地生活或体验匿名结构因果性的方式。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