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
在封建时代的生产中,剩余的生产——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看到的,这是任何经济存在的先决条件——具体如下:
生产 → 分销 → 债务-信贷
解释:首先,农奴耕种土地并制造货品(生产)。然后,封建领主派遣他的治安官来提取他的份额——必要时会强制执行(分配)。最后,在他享受了所获得的成果后,领主将剩余的货品以金钱形式出售,这使他能够购买物品、支付服务费用,并发放贷款(债务-信贷)。但一旦土地和劳动力商品化,大逆转就发生了:分配在生产之前就开始了,而不是在生产之后。这怎么可能呢?
租地农民被赶出了土地,被羊群取代。后来,这些前租地农民从地主那里租地,监督羊毛和可以用来盈利的作物的生产,以便支付给地主租金和雇佣少数他们雇用的劳动力。换句话说,这些前租地农民将生产过程组织成了小型企业家,从地主那里租地,并雇用其他无地租地农民的体力劳动。
但为了启动这个过程,这些新的小型企业家在开始时需要一些资金——支付工资、购买种子,当然还要支付给领主的租金——在他们生产出任何货品之前。由于前农民转变为企业家,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在羊毛作物出售之前支付所有这些费用,因此不得不借贷。谁借给他钱?通常情况下,是领主本人,或者是当地的放贷人,随后向他收取利息。无论如何,债务总是先于其他事情。
由于在生产开始之前,工人工资的金额、向领主支付的租金以及原材料和工具的费用都已经确定并达成一致,因此企业家未来收入的分配在它们存在之前就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决定。事实上,唯一不知道在其他人拿到报酬后自己会得到多少的人,就是企业家本人。简而言之,现在是分配在生产之前。
这就是大逆转的过程,将债务变成了生产过程中的首要因素和关键润滑剂。这也是利润成为最终目的的原因——没有它,新的企业家阶层就无法生存。想想吧。如果羊毛的价格突然暴跌,或者自然灾害减少了产量,他们不仅会挨饿,还会陷入无法偿还的债务。随着贷款协议的到期,他们只会越来越陷入绝望。无法偿还所欠的贷款和利息,他们最终会成为债务义务的奴隶。就像浮士德博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