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的历史发展

刚刚勾勒出的社会概念和作为其动态表现的趋势,一直存在于人类之中,与统治阶级的概念和趋势相对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在是一种占上风,现在是另一种占上风。正是由于前一种趋势,我们才有了由群众自己演化出来的各种机构——氏族、村社、行会、自由的中世纪城市,群众通过这些机构抵御征服者和追求权力的少数人的侵犯。在中世纪的伟大宗教运动中,尤其是在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先驱中,同样的趋势以巨大的能量表现出来。同时,自老子时代以来,它显然也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尽管由于其非学术性和通俗性,它在学者中得到的同情显然少于对立的倾向。

正如阿德勒教授在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史》中所指出的那样,昔里奈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里斯提甫斯(Aristippus,约生于公元前430年)已经教导人们,智者不能把自己的自由交给国家。他在回答苏格拉底的问题时说,他既不想属于统治阶级,也不想属于被统治阶级。然而,这种态度似乎只是伊壁鸠鲁派对大众生活的态度所决定的。

无政府主义哲学在古希腊的最佳代表是来自克里特岛的芝诺(公元前 342—267 年或 270 年),他是斯多葛派哲学的创始人。他摒弃了国家的万能、干预和管制,宣扬个人道德法则的主权——他已经指出,虽然必要的自我保护本能会导致人的利己主义,但大自然为人提供了另一种本能——交际本能,从而纠正了利己主义。当人类足够理智地遵循自己的本能时,他们就会跨越疆界团结起来,组成宇宙。他们将不需要法庭或警察,不需要寺庙和公共礼拜,也不需要使用无偿的礼物来代替交换。遗憾的是,芝诺的著作并没有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只能通过零星的引文来了解他。然而,他的措辞与现在使用的措辞相似,这表明他所代表的人性倾向是多么深刻。

在中世纪,我们发现杰出的阿尔巴主教马尔科·吉罗拉莫·维达在他的第一部对话录《De dignitate reipublicae》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Ferd. Cavalli, in Men dell'Istituto Vento, xiii.; Dr. E. Nys, Researches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但是,特别是在一些早期基督教运动中,从九世纪亚美尼亚开始,以及在早期胡斯派(特别是乔耶茨基)和早期再洗礼派(特别是汉斯·登克)的布道中(参见凯勒:《Ein Apostel der Wiedertäufer》),人们发现同样的思想得到了有力的表达,当然特别强调的是其道德方面。

拉伯雷和费奈隆在他们的《乌托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而且这些思想在十八世纪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中也很流行,这可以从卢梭的著作、狄德罗的《布干维尔航海记序言》等中偶尔出现的单独表述中得出结论。然而,由于罗马天主教会严格的审查制度,这些思想很可能无法在当时得到发展。

这些思想后来在伟大的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体现。虽然雅各宾派政府竭尽全力把一切都集中到政府手中,但从最近出版的文件来看,人民群众在他们的城市和“部门”中完成了大量的建设性工作。他们把法官的选举、军队和大城市的物资和装备的组织、失业者的工作、慈善机构的管理等等都划归了自己。他们甚至试图通过国民议会之外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在法国36 000个市镇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参见Sigismund Lacroix, Actes de la commune de Paris)。

正是戈德温在他的《政治正义探究》(1793 年,两卷本)中首先提出了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概念,尽管他并没有为他这部杰出著作中提出的观点命名。他写道:“法律不是我们祖先智慧的产物,而是他们的激情、胆怯、嫉妒和野心的产物。它们所提供的补救措施比它们假装要治疗的邪恶更糟糕。如果而且只有废除所有的法律和法庭,并让为此目的而选出的通情达理的人对出现的争论作出裁决,真正的正义才会逐渐形成。至于国家,戈德温坦率地主张予以废除。他写道,一个社会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政府的情况下存在:只是社区应该很小,而且完全自治。在谈到财产时,他指出,每个人“对每一个实体能够为人类的利益做出贡献的人”的权利必须仅由正义来调节:实体必须“归于最想要它的人”。他的结论就是共产主义。然而,戈德温没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后来完全重写了关于财产的一章,并在《政治正义》(8开本,1796年)第二版中缓和了他的共产主义观点。

蒲鲁东是第一个在1840年(《Qu'est-ce que la propriété?》第一部回忆录)使用“无政府主义”这一名称,并将其应用于无政府的社会状态的人。无政府主义者这一名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被吉伦特派随意用于那些不认为推翻路易十六就完成了大革命任务,并坚持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废除封建权利而不赎买、将1669年以来圈占的公有土地归还给村社、将土地财产限制在120英亩以内、累进所得税、在公正价值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交换,这些措施已经开始付诸实践,等等)。

现在蒲鲁东主张建立一个没有政府的社会,并用“无政府状态”来形容它。蒲鲁东众所周知,他反对一切共产主义计划,根据这些计划,人类将被赶进共产主义修道院或兵营,他还反对路易·勃朗和集体主义者所主张的一切国家或国家援助的社会主义计划。当他在第一本关于财产的回忆录中宣称“财产是偷窃”时,他指的只是目前罗马法意义上的财产,即“使用和滥用的权利”;另一方面,他认为财产权是对占有的有限理解,是抵御国家侵犯的最佳保护。同时,他并不想用暴力剥夺土地、住宅、矿山、工厂等的现有所有者。他倾向于通过使资本不能赚取利息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他建议通过国家银行来实现这一目的,而国家银行的基础是所有从事生产的人的相互信任,他们将同意通过代表生产每一个给定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的劳动支票来按成本价值交换他们的产品。在这种蒲鲁东被称为“互助”的制度下,所有服务的交换都将是严格等价的。此外,这样的银行可以无息贷款,只征收1%甚至更少的利息,以支付管理费用。这样,每个人都能借到买房子所需的钱,没有人会再同意每年为使用房子支付租金。这样,在不征用的情况下,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普遍的“社会清算”。矿山、铁路、工厂等也是如此。

在这种社会中,国家将毫无用处。公民之间的主要关系将建立在自由协议的基础上,仅仅通过记账来调节。争执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蒲鲁东对国家和所有可能的政府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对所有经济问题有深刻的洞察力,这是蒲鲁东作品众所周知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互助主义的前身是英国的威廉·汤普森(William Thompson),他在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前就已经开始实行互助主义,他的追随者还有约翰·格雷(《人类幸福讲座》,1825 年;《社会制度》,1831 年)和 J. F. 布雷(《劳动的错误与劳动的补救》,1839 年)。它在美国也有先驱。生于 1798 年的约西亚·沃伦(参见 W. 贝利:《约西亚·沃伦,美国第一位无政府主义者》,波士顿,1900 年)属于欧文的“新和谐派”,他认为这一事业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压制个性以及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他认为,这些缺陷是每一个以权威和货品群体为基础的计划所固有的。因此,他主张完全的个人自由。1827 年,他在辛辛那提开了一家乡村小商店,这是第一家“公平商店”,人们称其为“时间商店”,因为它的基础是以小时为单位交换各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价格的极限”,因此“没有利息”是他的商店的座右铭,后来他在纽约附近的“公平村”也是如此,1865 年该村仍然存在。基思先生于 1855 年在波士顿创办的“公平之家”也值得一提。

虽然蒲鲁东的经济思想,尤其是互助银行思想在美国得到了支持,甚至得到了实际应用,但他的无政府主义政治理念在法国却鲜有回响,因为在法国,拉曼奈和傅立叶主义者的基督教社会主义,以及路易·勃朗和圣西门追随者的国有社会主义 (state socialism) 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这些思想在德国的左翼黑格尔式人士中得到了一些暂时的支持,1843年的摩西·赫斯(Moses Hess)和1845年的卡尔·格伦(Karl Grün)主张无政府主义。此外,威廉·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的专制共产主义在瑞士工人中引起了反对,威廉·马尔(Wilhelm Marr)在40年代表达了这一观点。

另一方面,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也在德国的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原名卡斯帕·施密特)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的杰出作品《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hum》和为《莱茵报》撰写的文章在被约翰·亨利·麦凯(John Henry Mackay)重新发掘之前一直被忽视。

巴什教授(V. Basch)在其有趣的著作《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L'Individualisme anarchiste:麦克斯·施蒂纳 (Max Stirner) 1904年)中指出,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以及谢林的“绝对”和黑格尔的Geist,是如何在反黑格尔式起义开始时必然引起起义者在营地中宣扬同样的“绝对”的。施蒂纳就是这样做的,他不仅主张彻底反抗国家,反对专制共产主义强加给人的奴役,而且主张把个人从一切社会和道德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我”的复活、个人至上、彻底的“a-道德主义”和“利己主义者的联合”。巴什教授已经指出了这种个人无政府主义的最终结论。它认为,一切高级文明的目的不是让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正常发展,而是让某些天赋较好的人“充分发展”,甚至不惜牺牲人类大众的幸福和生存。因此,这些个人主义者所反对的,正是回归到最普通的个人主义,即所有可能成为优越少数派的人所倡导的个人主义。他们的个人主义以否定自己的出发点而告终,更不用说个人在“美丽的贵族”压迫大众的条件下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了。他的发展仍将是单侧的。正因为如此,尽管这种思想方向无疑正确而有益地倡导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但却只能在有限的艺术和文学界中听到。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