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听过这样的故事吗?

她几乎不出门,即使在家,也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把所有的百叶窗都关上了,即使在白天也不例外。父母难得建议他去找份工作,他却非常生气,大喊大叫,甚至变得很暴力。您对上述人员有何看法?以下陈述是否反映了您的看法?

一个成年人没有工作,只是无所事事地闲逛,这是一种耻辱。究竟为什么有些人会让成年人逍遥法外呢?那些强迫症宅男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他们太安静了。如果一个人不工作,他就不配吃饭。这是父母的错。他们一定是养错了孩子。最终,是我们的税款在照顾这样冷漠、软弱的孩子。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把它当作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当然,这就是你可能会听到的正直公民所说的“合理意见”。

但是,如果全国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符合我上面的描述呢?如果这些青少年中的大多数人在被家里蹲屈从于了一次又一次的“合理意见”之后,仍然无法摆脱闭门造车的家里蹲状态呢?这不仅仅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

也许您对“社会茧居(社会的ひきこもり)”这个词并不陌生,它是英语短语“social withdrawal”的日语翻译。最初,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用来描述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人的一种症状。

然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处于社会茧居状态或茧居状态,这一说法有时被简称为家里蹲(ひきこもり/withdrawal)。据一项资料显示,有数十万人处于这种状态,而且每年这一数字都在增加。当然,要通过调查来确定真实的数字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我们仍然无法准确地确定问题的真实范围。

然而,根据临床经验,我们心理学家的印象是,符合我上述描述的青少年人数正在逐渐增加。持这种观点的不止我一个人。许多医生都看到了这方面的直接证据。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接触了大量过着“家里蹲”生活的年轻人。我个人大概遇到过两百多个案例。这只是我与家里蹲个体实际接触治疗的病例数。如果把只是来做初步咨询的人或只是在咨询中听说过的人也算在内,这个数字会高出很多倍。

从筑波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我进入了现已去世的稻村弘助教的研究室。在他的办公室里,我遇到的第一批年轻人都是“社会家里蹲”人士的典范。稻村博士是这一领域的先驱。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在稻村博士的工作之前,就已经存在相关问题,如笠原友美志在她的研究中描述的“学生冷漠”和“退缩神经症”。笠原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似乎影响了我国数量过多的年轻人。

然而,我一直在研究的社会退缩问题比这两位研究者所描述的更加复杂。它的范围更广,因此很难从整体上看清这个问题。与社会退缩问题相关联的是各种有问题的青少年行为。逃学、家庭暴力、自杀念头、对他人的恐惧、强迫症行为等等,其中一些,有时甚至所有这些,都以某种形式出现在“茧居族”现象中。

不言而喻,社交退缩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正如我在后面详细描述的那样,社交退缩是一种症状,我们经常看到它伴随着其他各种精神疾病。有许多人认为社交退缩不应该被医学心理学家用作诊断;相反,心理学家应该根据伴随家里蹲的其他症状来提供诊断。

在本书中,我解释了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社交退缩。其中一个原因是,我相信这是看待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为针对具体情况的更专业的治疗开辟了道路。在临床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简单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同时又能产生很高的实际治疗可能性。对于不能完全归结为单一病理的问题,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极为重要。因为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完全不同,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家里蹲,那么我们真的可以说家里蹲者数实际上在增加吗?当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亲身接触过一些病人,他们的症状可能被我们归类为社交退缩。研究生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继续在精神病院和临床进行精神检查。经过十年的临床治疗,我现在已经不再是这个领域的新手了,我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做出判断。在过去十年中,我所遇到的家里蹲病例数量——两百多个——可能比我们这一代普通的精神科医生遇到的数量还要多。不过,也许有人会说,这么高的数量不就说明有更多的人来咨询社交退缩的问题吗?关于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谈。

当然,在给社交退缩贴上“病态”标签时,我们应该谨慎行事。不过,根据我自己的临床经验,我认为有必要指出的是,随着病人脱离社会的家里蹲时间越长,病人就越容易出现各种病态。人们对社交退缩的问题了解不够。社交退缩到底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它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吗?我们是否应该将其视为家庭病理学的产物?这些争论尚未真正展开。

促使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是,我感觉到我们可能正面临着一场危机,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如果社会继续不理解这个问题,就会继续以一种临时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而这只会拖延寻找适当解决方案的进程。如果我们只是将家里蹲视为一种社会疾病或某种世代相传的病态,我们就推迟以任何具体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调查。我们等不起。一种紧迫感迫使我写下这本书,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临床经验能够对我们有所帮助。我想,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是在试图理清我在这一领域工作期间所经历的许多往往令人难以承受的临床经验。

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另一部分是实践。在理论部分,我讨论了案例研究和自己的治疗经验。我试图提出关于问题本质的各种理论问题,但我已尽一切努力以一种主流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主题。因此,我的讨论相对简单。在本书专门讨论实践的部分,我试图以尽可能直截了当的方式写出具体的治疗方法。我无意盛气凌人,但该部分的实用建议都是我在治疗茧居族病例时的亲身经历。我希望我的建议能在现实生活中证明是有用的,并希望它能成为激发进一步讨论的动力。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